在美国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实施最新制裁后,印度正成为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关键变量。市场消息显示,美国与印度正在酝酿一项新的贸易协议,核心内容涉及逐步减少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数量。若该协议落地,全球石油供需关系或将迎来重新洗牌。
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卡斯滕·弗里奇(Carsten Fritsch)表示,近期数据显示,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已显著下降。
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9月份印度每日自俄罗斯进口约160万桶原油,而根据油轮追踪机构的10月最新数据,这一数字已降至不足100万桶/日,降幅接近三分之一。
分析人士指出,这种趋势或与印度在国际政治压力下的策略调整有关。随着美国强化对俄罗斯能源企业的制裁,印度正在重新平衡其能源进口结构。

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,对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(Lukoil)和俄罗斯石油公司(Rosneft)实施新一轮制裁。此举预计将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原油出口空间。
德国商业银行分析称,若印度削减从俄罗斯进口,全球非俄原油的需求将迅速上升,从而支撑国际油价。
周四国际油价已经出现强劲反弹,布伦特原油盘中一度上涨逾5%,创下近三周最大单日涨幅。分析师认为,这反映出市场正在提前消化潜在的供应收缩风险。
不过,报告同时提醒,目前全球石油供应仍然充裕,若主要消费国需求增长放缓,油价的上行空间或受到限制。
与此同时,中国的采购决策或将成为未来油市走向的决定性因素。
据多家行业消息人士透露,中国部分国有炼厂近期已暂停购买俄罗斯海运原油,以规避可能的制裁风险。
如果中印两国同步减少自俄采购,俄罗斯的出口渠道将被进一步压缩,而中东与美洲原油可能迎来新的需求高峰。
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“连锁反应”将改变亚洲原油贸易格局,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引发国际油价的结构性调整。
虽然美印贸易磋商的具体细节尚未公布,但市场已提前做出反应。
分析人士认为,如果该协议最终生效,将成为2025年原油市场的重要拐点。
截至发稿,布伦特原油交投于70美元/桶上方,WTI原油报66.4美元,延续本周涨势。未来几周,油价波动或将更加剧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