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的美联储褐皮书报告显示,美国经济正在全面降温。过去八周中,全美12个联储辖区仅有3个实现温和增长,其余地区增长停滞或出现萎缩。
报告指出,就业市场需求明显疲软,企业裁员趋势扩大,而生产与销售价格结构性失衡——投入成本持续高于售价增长,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。
这份报告印证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的担忧:美国经济在上次降息后并未出现实质改善。这也强化了市场对于10月与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的普遍预期。
美联储的最新调查指出,美国经济活动“几无进展”。
在12个辖区中,3个呈现轻微至温和增长,5个保持持平状态,而有4个出现轻度收缩。
相比8月的调查结果,整体活力进一步减弱。
就业市场方面,劳动力需求放缓,部分企业选择通过裁员或自然减员方式降低用工成本。受访企业普遍将原因归结为需求疲软、经济不确定性上升,以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替代效应。
成本端同样不容乐观。多地反映关税、保险、医疗及技术投入成本持续上升,销售价格增长乏力,企业利润被不断侵蚀。
鲍威尔与多位官员的最新表态显示,美联储已准备继续实施宽松政策。
官员斯蒂芬·米兰甚至表示,联储“亟需让利率尽快回归中性水平”。市场已充分消化10月与12月各25个基点的降息预期,并认为2026年仍有多达两次的进一步降息可能。
经济学家们对后续走势出现分歧:
乐观派认为,若贸易局势缓和、金融环境放松,企业投资与招聘将回暖,降息节奏可能放缓;
悲观派则警告,关税政策拖累消费与利润,将迫使美联储在2026年继续降息至3%-3.25%区间。

在降息周期与经济放缓的双重作用下,美元已进入下行通道。
市场普遍认为任何反弹都可能成为“逢高做空”的机会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的强势表现。
黄金作为无息资产,其机会成本取决于美元资产利率。
当美联储持续降息时,持有黄金的成本下降,其吸引力自然上升。
目前,金价正受三重支撑:
降息预期强化;
美元走弱趋势确立;
避险需求持续升温。
周四(10月16日)亚洲时段,现货黄金继续上攻,盘中一度突破4240美元/盎司,刷新历史高点至4241.93美元/盎司,日内涨幅约0.8%。
随着美国经济持续降温、货币政策转向宽松,黄金的上行逻辑愈发稳固。
未来数周,若美联储释放更多鸽派信号或褐皮书继续反映疲软经济,金价有望挑战4300美元关口。
美元与黄金的“跷跷板效应”仍将主导全球资本市场的下一轮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