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亚洲新兴市场成资本外逃“重灾区” 中国市场仍
根据国际金融协会(IIF)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继美联储6月14日公布加息后,海外投资者共从新兴市场资产撤出高达55亿美元的资金,其中42亿美元来自股市,13亿美元流出债市,而亚洲市场是“重灾区”。
  
  6月20日,新兴市场股市仍然惊魂未定,发达市场继前一交易日的抛售后陆续出现反弹,而墨西哥、沙特阿拉伯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等多个新兴市场股市却继续震荡下行。事实上,MSCI AC亚太指数自年初至今录得近3%的跌幅,相比之下MSCI ACWI全球指数的跌幅则仅为0.44%。
  
  投资者“用脚投票”
  
  尽管很多国际投资者纷纷逃离新兴市场,贝莱德仍然坚定投资新兴市场。施安祖透露,目前并未对旗下基金组合作出太大调整,“过去六个月,我们主要出售了北亚市场,而增持了东南亚市场,尤其是印度、印尼市场。”
  
  21媒体记者翻查资料显示,施安祖负责管理的贝莱德新兴市场基金,目前前三大持仓的市场分别为中国、韩国、印度,占比分别为25.51%、18.11%及11.79%,主要重仓的板块则包括金融、信息科技、原材料,比重分别达到28.54%、25.53%、10.67%。
  
  事实上,国际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取态仍有所摇摆不定。以北上投资内地A股市场的沪股通、深股通为例,6月19日,共录得19.89亿元的资金净流出。然而,截至6月20日收盘,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的金额达到11.38亿元。
  
  2018年迄今为止,A股市场在全球股市的表现乏善可陈,上海、深圳股市分别下跌了11.84%、15.1%,但这并未阻挡国际投资者的步伐。21媒体记者统计,最近15个交易日,共有逾418亿元资金经沪股通、深股通渠道净流入内地A股市场。
  
  对于中国以外的亚洲新兴市场,国际投资者显然更为审慎。根据澳新银行(ANZ)的统计数据显示,海外投资者4月和5月在这些市场分别撤出了101亿美元、104亿美元的资金,主要以抛售股票为主,今年2-5月国际投资者在这些市场共抛售了256亿美元的股票。
  
  中国债市系统性风险低
  
  相比之下,海外投资者更青睐亚洲债券市场,根据澳新银行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,中国、韩国、菲律宾的债市均录得了持续的资金流入。其中,自去年12月以来,中国债市则累计流入了429亿美元的资金。
  
  对于近期内地债券市场违约频发,贝莱德亚洲信贷团队主管赛思 (Neeraj Seth) 指出,“自从2014年3月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出现首宗企业债违约以来,至今大约共有180起违约。2018年以来,截至上周,约有32宗违约。考虑到中国有数千个债券发行人,这样的违约数字相比任何市场都是很低的。”
  
  他坦言 “过去18个月,我们看到收益率上升,不同的发行人之前的息差不断拉大,尽管未来违约的数量将继续增加,但我们并不认为将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。”
  
  以债券通为例,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已有315家国际机构投资者获准参与债券通北向交易,比去年底增加68%;外资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民币债券的金额为13750亿元,比去年7月增加63%。
  
  赛思透露,过去三个月,亚洲债券市场的估值比欧美市场更为吸引,而债息则回到接近2014年初的水平,“由于政策、地缘政治和通胀前景未明,我们对亚洲债市的短期前景比较审慎。但中长期我们仍然看好短期中国、印度、印尼高收益债券,以及半主权发行人,并已选择性地利用最近的市场抛售潮来建仓,布局未来两三年的投资。”
  
  根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3月底发布报告显示,2018年底亚洲高收益非金融企业的违约率维持在低位,由2017年底的4.3%降至1.9%,反映全球和亚太经济同步增长的预期。
现货黄金开户-专业的外汇返佣代理开户平台-第一外汇返佣网俄罗斯与美元“决裂” 快 兄弟财经:专业的外汇返 第一外汇返佣网:降低交